有機酸類成分的分析:性質、定性與定量!
?
?
一、理化性質
1.性狀有機酸通常分為三類,即脂肪族類、芳香族類和萜類。按羧基數目可分為單羧基酸、二羧基酸或多元羧酸,有飽和酸、不飽和酸、羥基酸或酚酸等。8個碳以下的低級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常溫時多為液體,脂肪二羧酸、脂肪三羧酸等則為固體化合物,芳酸類大都為固體化合物。
2.溶解性低級脂肪酸多易溶于水或乙醇,隨著碳原子數的增多,溶解度迅速下降;分子中的極性基團越多,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多元酸比一元酸易溶于水,含羥基數目多的有機酸水溶性大;芳香酸較難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和乙醚中。
3.酸性有機酸能與堿金屬、堿土金屬結合成鹽。其一價金屬鹽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機溶劑和高濃度的乙醇,二價、三價金屬鹽較難溶于水,如有機酸的鉛鹽、鈣鹽。可利用此性質提取和分離有機酸。
二、定性分析
有機酸結構中含有羧基,無論是脂肪酸、芳香酸均表現出弱酸性,或受結構中其他基團的影響產生不同的酸性,可利用其羧基與某些顯色劑產生顏色反應進行鑒別和含量測定。
可用薄層色譜方法,采用硅膠等吸附劑,利用極性較大的展開劑,為防有機酸展開過程中發生解離,常在展開劑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甲酸或乙酸等以消除因有機酸解離而產生拖尾現象。常用的顯色劑有pH指示劑,如溴甲酚綠、溴甲酚紫、溴酚藍、磷鉬酸試劑等。具有熒光的有機酸如綠原酸、阿魏酸等,不必顯色,可直接在熒光燈下觀察熒光。
三、定量分析
(1)薄層掃描法 脂肪酸類一些不具有紫外吸收的酸類物質可用薄層色譜分離,再選用適當的顯色劑,顯色后測定。如脂肪酸類中的蘋果酸、丁二酸、丙二酸、枸櫞酸、酒石酸可用溴酚藍、溴甲酚綠等pH指示劑為顯色劑;芳酸類物質如阿魏酸、綠原酸多數為具有熒光的化合物,薄層分離后,可用薄層掃描熒光法直接測定中藥中阿魏酸、綠原酸等的含量。
(2)分光光度法 可利用有機酸與顯色劑反應生成有色物質后,也可利用經過薄層、柱層分離,經顯色劑顯色后,采用單波長法、雙波長法、導數分光光度法測定有機酸的含量。
(3)高效液相色譜法 脂肪酸和芳香族酸類等各種有機酸化合物均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含量測定,可以根據化合物的不同性質選擇紫外檢測器、熒光檢測器、蒸發光散射檢測器等不同的檢測器。如:綠原酸、桂皮酸、丹參素、阿魏酸可以采用紫外檢測器測定含量,熊果酸、齊墩果酸可以用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測定含量。
(4)其他定量方法 由于中藥中有機酸類成分酸性弱,可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也可利用電位法指示終點的方法,測定中藥中總有機酸類成分。對于一些具有揮發性的有機酸類化合物的含量測定可以采用氣相色譜法。
發布于: 2025-04-03